經過台北行後,發現不趕時間的哲學
隨便晃、慢慢走、慢慢看...
可以發現許多我們忙碌生活週邊沒注意的小角落與驚喜

與噗友 觀自在 聊到城市小巷弄的流浪
台南不正是最多有歷史小巷弄的城市嗎
於是每個星期天的步行運動時間、步行數
換成小巷弄的流浪不是正好嗎(其實是冬天提防上太冷了)
開始小巷弄的流浪吧~

 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神農街(舊名北勢街)是沿南勢港發展出來的街道,三郊盛時,酒肆、青樓林立。
三郊沒落後,北勢街由絢爛歸於平淡,但留下來的「店屋」,仍訴說著昔日的榮光。
所謂的店屋,就是一樓為店面、二樓為倉庫的房屋,門前有「卸貨石」的房屋即為店屋,
當貨物送達時,工人便用繩索將貨物吊上二樓存放。



神農街地處金華路、民族路、海安路和民權路間,不管四周如何喧囂、熱鬧,
住在這裡的人們還是以其一貫悠閒的步調過日子,當夜晚街燈亮起,
三、五人在屋前喝茶聊天,更顯現老街質樸的面貌。


 
街口的「永川大轎」和金華府旁的「西佛國」都是有名的傳統雕刻技藝家,
靠海安路的牆壁則是街頭藝術家的揮灑空間。
許多新人也到這裡拍結婚照,中西、新舊在此激盪出火花。


 
「金華府」位於神農街的中間,建於道光十年,是許姓碼頭工人所建,
主祀關公,是少數以府為名的廟宇。目前修復中,神明也遷至對面民宅供奉。


發現這個半浮雕的泥塑畫



街口、巷中有三四家的餐飲空間
尤其是海安路上街口的這家燒烤店,晚上是高朋滿座
形成這老街、新店甚至異國料理的特殊融合


台南老房子的特色是面窄、身長,中間有天井或庭院
這間老房子正在改造成展覽空間


進入裡面發現有庭院ㄟ~夢
如果這作工作室應該很棒
徵求屋主的同意進入庭院拍了照


 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上半場結束,請續看下半場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 
 

uman最喜歡的就是古蹟、老房子是有人在此工作、生活
這樣的老街、古蹟才是活的
為了在此生活、工作更舒適,老房子有了改建
有了不同的風格呈現 







很多的整修還是保留著古早味ㄋㄟ



遊客將沒人住的老房子玻璃窗上的玻璃
當成了畫布、佈告欄...


新的歷史正在形成,與舊的歷史水乳交融


街尾「藥王廟」主祀神農大帝,北勢街遂易名神農街。




由廟旁小路到金華路三段,沿路美食頗多,
如戽斗米糕、溪仔香腸熟肉、「八寶彬、圓仔惠」分店,
想吃清淡一點的,轉個彎到民族路有清粥小菜。
華燈初上後,金華路上燒烤店、海產店林立,是宵夜的好去處。
往前金華路四段,海龍肉粽、石精臼海產粥都是有名的小吃。

有空也來這流浪,來這吃吃喝喝~

看更多的 北勢街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uman 的頭像
    uman

    悠漫生活

    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